2025年4月17日,徐州工程学院体育学院在体育馆综合实验室成功举办了一场以“运动处方的设计与应用”为主题的公开课。本次公开课聚焦参与式教学改革,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吸引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体育学院宋红君科长等领导也亲临现场指导。
一、参与式教学:课堂焕然一新
本次公开课的最大亮点是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深度应用。课程由徐州工程学院体育学院的张占平老师和外聘的Villla GYM健身俱乐部资深健身专家李清老师联合主讲。两位主讲人摒弃了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采用案例讨论、小组合作、现场互动等多种参与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被动的听众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
在案例讨论环节,学生们被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肥胖人群和老年人群的运动处方案例展开热烈讨论。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气氛活跃。李清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生们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运动处方的设计要点。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产教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本次公开课的另一大特色是产教融合。李清老师作为健身行业的资深专家,将行业最新理念和技术带入课堂,让学生们接触到真实的行业需求。她分享了多个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根据客户的健康状况和体适能水平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能感受到未来职业的挑战与机遇。
张占平老师则从学术角度对运动处方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讲解,包括运动前的健康筛查、体适能测评以及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与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提升了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价值引领
在教学过程中,主讲人巧妙地融入了思政元素,如职业道德、关爱特殊人群等。张占平老师通过讲述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强调在运动处方设计与应用过程中,要始终以客户的健康为首要目标。这种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还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思想上的升华。
四、师生积极参与,反响热烈
本次公开课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参加。体育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认真听讲,踊跃发言,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热情。其他学院的教师也纷纷前来观摩交流,对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表现出极大兴趣。公开课结束后,许多师生表示收获颇丰。体育学院的学生们表示,通过这次公开课,他们对运动处方的设计与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学习方向。其他学院的教师则表示,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他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五、领导重视,推动教学改革
体育学院宋红君科长等领导参加了本次公开课活动。宋科长在课后表示,本次公开课是体育学院教学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学院将继续推进教学改革,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模式,为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而努力。
本次《运动处方》课程公开课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徐州工程学院体育学院在参与式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还提升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