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在会议室召开“后疫情时代体育教学再反思”沙龙活动,负责人为党总支书记李平。
李平书记指出,南京疫情的小波反弹,使我们的教学转向线上,这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促使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的体育教学诸多问题。她进一步指出,线上与线下教学各有利弊,对于体育教学我们应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保证线下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完善网络课程建设,打造自己的优质、精品课程。围绕本期科研沙龙主题,老师们各抒己见,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张占平副院长: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学,作为一线体育教师都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标,设计科学完整的训练体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学生健康成长做好服务工作。
陈益群副院长: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关注的重点。
高成强老师: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为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并提倡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线上教学活动,这促使体育教育教学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借助线上教学、借助网络的优越性,教学活动及内容可以反复回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知识进行自主复习、理解和巩固。
付常喜老师:后疫情时代要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等方面的深化,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赵传勇老师:后疫情时代,体育教学应向着立体化,实时化,过程化,健康化方向发展。
后疫情时代,针对各个体育项目,教师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各自的网络课程建设,努力打造优质、精品课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时俱进,逐步提升教师自身业务素质与水平,教学与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